中茶協發(fā)布茶產業(yè)“十四五”建議,去年茶葉內銷額已近3000億
原標題:中茶協發(fā)布茶產業(yè)“十四五”建議,去年茶葉內銷額已近3000億
近日,中國茶葉流通協會舉行《中國茶產業(yè)“十四五”發(fā)展規(guī)劃建議》發(fā)布會。中茶協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間,協會圍繞“國茶振興五年計劃”,將開展“中國茶業(yè)品牌計劃”,助力區(qū)域公共品牌、企業(yè)品牌提升。
據中茶協初步統計,2020年中國茶葉農業(yè)產值已突破2500億元,內銷額接近3000億元,出口額保持在20億元以上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涉茶領域共申請專利30909項,較“十二五”增長11.64%。截至“十三五”末,我國茶葉類登記注冊商標總數超過68萬件(約占全國商標有效注冊總數的3%),中國馳名商標(茶葉類)94件、中華老字號(茶葉類)37個,全國共有131個茶葉產品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,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數超過230件,28個茶葉地理標志產品入選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名錄。
中茶協表示,目前,我國茶葉消費群體已經達到4.9億。傳統原葉茶消費人群具有中老齡化特征,但這一趨勢在“十三五”后期發(fā)生變化。春茶季的銷售火爆,很大比例的購買來自年輕人。中茶協認為,年輕消費者非常重要,是原葉茶消費群體的“活水”。
基于新消費需求,中茶協建議,供給端應當擴展多品類和深加工產品矩陣,加大對功能性茶飲品的技術創(chuàng)新;打造消費場景,營造具有社交屬性的空間;從銷售產品向銷售服務轉化;形成與消費者互動的品牌營銷創(chuàng)新;形成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的社會文化氛圍。
在中國茶產業(yè)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茶協指出,中國茶產業(yè)應聚焦的關鍵詞是“高質量發(fā)展”。其中,在產能方面,茶葉產能得到有效控制,生產要素配置進一步優(yōu)化,推進茶葉生產過程工業(yè)化、智能化發(fā)展,培育智能制造模式。在有效控制茶園面積和產能,使之保持平穩(wěn)的同時,更加注重生產效率,單位產能和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比例的提升。
來源:新京報
本文標題:中茶協發(fā)布茶產業(yè)“十四五”建議,去年茶葉內銷額已近3000億 - 茶葉新聞_中國茶葉新聞_國際茶葉新聞
本文地址:http://m.junsn.com/zixun/xinwen/15440.html